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心快讯 > 中心快讯

科技成果转化赋能“河南浓香”---浓香型优质烟叶开发成果转化现场观摩会在平顶山烟区举行

时间:2023-08-10  来源:  作者:
       8月8-9日,浓香型特色优质烟叶开发成果转化现场观摩会在平顶山召开。烟草行业首席栽培专家刘国顺教授、河南省烟草公司科技处处长李欣蓓、烟科所副所长、浓香型特色优质烟叶开发成果转化工作组组长程仲记、平顶山市烟草公司局长付建邦等一行先后前往郏县渣元乡、安良镇观摩了成果转化示范田生产情况,对标项目实施方案,全面了解“浓香型特色优质烟叶开发”成果在平顶山的推广工作。
观摩组在郏县烟草分公司进行了座谈,分别听取了平顶山、洛阳、漯河和许昌市局(公司)成果转化推广工作情况汇报,以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刘国顺指出,浓香型特色优质烟叶形成的生态因素包括充足的光照、高温、降雨分布以及土壤条件,浓香型特色优质开发取得了四个理论突破和两项技术创新。一是高温强光亚适环境胁迫增香理论,亚适环境条件即非烟叶生长发育最适宜的环境条件,是浓香型特色烟叶形成的促进因素,在烟叶生长过程中,温度呈现先增高后降低的趋势。烟叶在成熟采收期高温强光是保持浓香型质量风格特征的关键因素。二是土壤碳氮平衡烟叶增香理论,影响浓香型特色烟叶形成的促进因素。长期施用化肥后土壤退化导致烟叶质量下降,导致土壤碳氮失衡成为不利于浓香型特色烟叶形成障碍因素,调节土壤碳氮比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三是烟叶成熟期氮素适度调亏增香机理,是浓香型特色烟叶形成限制的因素,减少成熟期氮代谢是保证浓香型特色烟叶质量风格的重要条件。四是原生态土壤修复持续保香理论。通过调节土壤碳氮比,通过施用高碳基土壤修复肥调节烟株根区碳氮比,提高烟叶质量,促进农民增收。在技术提升方面,一是建立烤烟栽培标准体系,实现数字化栽培。目前过熟采收是普遍现象,要保证抢收下部叶、稳收中部叶、熟采上部叶。二是要实现了烟草栽培工程化,例如研制了碳基肥、哈茨木霉以及喷施液态碳肥等技术物化产品。通过浓香型烟叶科技转化项目,真正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生产出突破国际先进水平的烟叶质量,切实提高我国烟叶的核心竞争力。
程仲记认为,科技成果转化要对标国家层面、行业要求,把科技创新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指出目前各浓香型科技成果转化示范区烟叶长势良好,进展顺利,并对下一步成果转化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坚定信心,各产区成果转化工作组要提高成果转化的积极性,配套配强人、财、物资源,营造良好的科技创新氛围。二是坚持不懈,强化组织保障,对标项目实施工作和技术方案,持续深化研究,打造优质成果。三是坚决完成,示范区烟叶生产管理技术人员、科研工作组要再接再厉、躬体力行,做好成熟采收期大田管理、样品分析、效益分析和工业评价,确保优质成果能够更有效地向生产力转化,以科研成果转化推动烟叶高质量发展,助力打造“河南浓香”烟叶品牌。

李欣蓓在总结讲话中指出,科技创新是高质量发展的强大驱动力,科技成果转化是实现科技兴烟的重要途径。省局非常重视科技创新,把成果转化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通过浓香型优质烟叶开发科技成果转化项目作为抓手,突出科技成果转化和应用的导向作用。关于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提出四点建议:一是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认识,探索成果转化相关的配套政策;二是健全科技信息平台,完善成果登记模块,汇集更多科技成果;三是提高认识做好成果转化的组织保障,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管理及协同创新;四是加强科技成果的深化研究,增加科技成果转化投入,促进新技术迭代创新,让更多的优质科技成果落地,打通推广应用“最后一公里”,赋能河南烟叶高质量发展。

                                                                                                                                                    (文图/任天宝 闫海涛 刘福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