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心快讯 > 中心快讯

百廿农大•烟草记忆|刘国顺:礼赞我校烟草学科奠基人韩锦峰教授

时间:2022-04-28  来源:  作者:

      我的老师韩锦峰教授,1933年出生于河南省太康县一个教师家庭。1954年他从河南农学院毕业被选派到苏联乌克兰农学院研究生院学习,1960年4月获博士学位后回到母校工作。他长期坚持在教学和科研工作第一线,讲授《植物生理学》和《高级植物生理学》等课程,孜孜不倦地为青年教师和学子传道、授业、解惑。

       1971年学校开始筹办烟草专业学历教育,1975年开始招生,我有幸成为韩老师时代培养的第一届烟草专业毕业生。在校学习期间韩老师不单给我烟草生理学、栽培学专业知识的指导,还督促我加强外语学习,对我毕业留校任教以后的工作帮助很大。近半个世纪的学习工作经历,几乎都是在韩老师指导下进行的,他的言传身教,一丝不苟、精益求精的治学精神,是我教师生涯的指路明灯,对我的鼓励和鞭策,使我从助教晋升到讲师、副教授、教授,2012年获得二级教授岗位。借此我校120年华诞,谨以此文献给尊敬的韩锦峰老师。

烟草专业诞生的创办人

       1971年,河南农学院从郑州搬迁至许昌。许昌地区是河南省烟叶的主产区,也是闻名世界的优质烟区之一,肩负着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的烟叶供应和调剂任务,襄城县更是被毛泽东主席称赞为烟叶王国。当时的许昌地委请学校为许昌地区培养烟草专业人才,韩锦峰老师带领訾天镇等老师,深入河南烟草主产区的襄城县、许昌县调查研究,一边总结烟农的生产经验,一边研究烟叶生长发育规律及其栽培技术。同时,他组织教师制定烟草专业教学计划,编写教材,建造烟草实验室。历经3年筹备,1975年10月河南农学院烟草专业正式招生,开创了我国高等院校烟草本科学历教育的先河。

1989年烟草系成立时合影

       前三届学生所用教材都是油印本,1986年韩老师率先主编出版了《烟草栽培生理》,成为烟草行业烟草栽培理论非常重要的参考书。前期的基础催生专业的拓展,1994年在烟草种植专业基础上增设了烟草工程专业,2011年开办现代烟草农业专业,2021年申报成功烟草香精香料专业。积极引进专业技术人才建设师资队伍,引进育种专家余运来、烘烤专家贾琪光、分级专家彭应贞等,健全了烟草育种、栽培、烘烤、分级等专业课程。自编教材,自制挂图和实验室教具。2003年,率先依托农业出版社出版了《烟草育种学》、《烟草栽培学》、《烤烟调制学》、《烟草栽培生理》、《烟叶分级》、《烟草病理学》、《烟草昆虫学》等十本“面向二十一世纪烟草课程教材”,这些教材也成为了全国烟草教育的通用教材。

       坚持教育要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办学方向,和科教兴烟、振兴经济指导思想,走“产、学、研”相结合道路,培养的一大批优秀毕业生遍布全国各地。1996年国家烟草专卖局还将河南农业大学确定为烟草行业在职大学生继续教育和研究生班培养基地。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校烟草专业的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已是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



烟草学科的奠基人

      一直以来是我校作物学学科带头人,1985—2003年连续9年蝉联作物学河南省A级,1998年烟草所在的作物学科被核评为一级博士授权点,次年烟草学科获批为二级博士授权点,2007年,烟草所在的作物学学科被评为国家级一级重点学科,是当时我省两个国家重点学科之一。

      韩老师是河南省和国家重点学科作物栽培学与耕作学学术带头人,烟草是其中一个方向,由于有这么个基础,2012年烟草学科成功申报河南省重点学科,填补了我国没有烟草学科点的空白。而今,烟草学院组建了烟草栽培生理、烟草遗传育种、烟草调制加工、烟草品质生态、烟草化学与调香、烟草工程与工艺、烟草生物技术、现代烟草农业、雪茄烟研究等9个学术团队,大大拓展了我校烟草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工作。树高千尺总有根,水流千里总有源,我们没有忘记是韩锦峰老师带领訾天镇、贾琪光、余运来和彭应贞等老一辈烟草老师们,给我们打下的坚如磐石的学科基础。

把烟草专业融入烟草行业的指路人

      烟草专业人才出路较窄,毕业生出口主要是烟草行业。为了能让学生走出校门就能就业,韩老师与贾琪光老师多次到国家烟草专卖局汇报烟草教育发展情况,得到国家烟草专卖局的支持。1984年,国家烟草专卖局依托我校招收烟草专业大专班,很多学员现已成为各省烟草商业和工业公司的业务领导和技术骨干。韩锦峰老师被烟草行业聘请为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兼任中国烟草学会常务理事,河南省植物生理学会理事长,河南省烟草学会副理事长等。1997年11月,国家烟草专卖局依托我校组建了“国家烟草栽培生理生化研究基地”,我校烟草学科正式成为烟草行业的一员。

      在此基础上,2005年我们又成功获批国家烟草专卖局的“烟草行业烟草栽培重点实验室”,成为全国唯一一个具有烟草行业两个研究机构的高等院校。被时任国家烟草专卖局局长姜成康把我校烟草学科界定为“系统外,行业内”的高等院校,我校堂堂正正地融入了烟草行业。更可喜地是2008年我校成立烟草学院,2009年11月份,国家烟草专卖局与我校正式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共同支持烟草学院建设,从此我校烟草学科步入巅峰发展阶段。如今生活在烟草教育这样一个宽松的教学、科研环境中,更加感谢和珍惜老一辈老师给我们创建的工作平台。


 

烟草行业发展的贴心人

       烟草专业就是为烟草行业建设和发展输送人才的。韩老师一直把服务行业作为烟草专业建设的重要任务,只有烟草行业的健康发展,国家的烟草教育才能快速发展。针对七十年代追求烟叶高产带来的叶片薄、颜色淡、烟碱含量低等质量问题,韩老师主持河南省烟草优质稳产低成本技术研究项目,2007年“河南省烤烟生产综合技术研究与推广” 项目获得了河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解决了河南烟叶质量不高的问题,使河南省烟叶种植规模和生产水平在全国名列前茅。

      而就在取得成绩的1988年,市场对我省烟叶的需求量大增,随之出现了烟叶抢购风,烟叶等级混乱,严重影响烟叶生产的健康发展。面对此情此景,韩老师心急如焚,以襄城县人民政府顾问名义致信,建议遏制抢购风。这封信至今保存在襄城县人民政府档案室,为今后共勉。

马继盛老师、谈文老师、韩锦峰老师(从左至右)

 

      1990年,为了全面提高河南省烟叶和卷烟水平,韩老师在全国率先提出“一条龙优质烟叶开发”,从基地、种植品种选择,生产技术制订,独立收购烟叶,对口调拨给卷烟厂进行卷烟质量提升。对口服务的安阳卷烟厂也首开了优质烟叶补贴的先例,每公斤上等烟叶补贴0.6元、中等烟叶补贴0.4元,这些钱全部用于改进烟叶基地的灌溉设施。此后,国家烟草专卖局在全国很多产区尝试了烟叶优质优价的补贴政策。如今我校烟草学院坚持牢固树立为行业服务的指导思想,烟草学院技术服务遍布全国烟区,覆盖了烤烟、晒烟、白肋烟、香料烟和雪茄烟全部类型,为烟草行业的健康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师道既尊,学风自善。在韩老师一丝不苟、精益求精治学思想的引导下,烟草学院至今没有出现过学术作假、剽窃抄袭等现象,确保了师德、学风的不断提高。据悉,烟草学院2018级烟草工程四班26名学生25名考研,上线率100%,录取率88.46%,成为我校的学霸班,河南教育新闻、大河网先后进行了宣传报道。全院考研率目前居学校首位,创学院历史最高。

      值此母校120年华诞之际,我只想对韩老师说,您的学术思想和科学精神已经在代代相传。沿着老师们的足迹,一定会拓展出我校烟草事业更加辉煌的明天!衷心祝愿尊敬的韩老师健康长寿!借此机会也祝愿为我校烟草专业和学科建设做出贡献的老师们身体健康,平安幸福。

刘国顺        

2022年4月于郑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