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心快讯 > 中心快讯

刘国顺教授带队到洛南调研指导烟叶生产试验示范工作

时间:2022-07-30  来源:原创  作者:任天宝

   2022年7月25-26日,全国烟草栽培专家、商洛烟叶创新工作室学科带头人河南农业大学刘国顺教授一行6人到商洛市洛南县参加2022年度陕西省烟叶高质量发展交流观摩座谈会。商洛市委常委、副市长李波会见参会代表,商洛市副市长璩泽涛出席会议并致辞,省局(公司)党组成员、副总经理梁培荣出席会议并讲话,省烟草专卖局烟叶管理处处长雷学锋、商洛市烟草专卖局局长洪炜、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相关商业公司和工业企业等90余人参加观摩会。

   本次会议以交流观摩和座谈相结合的形式,围绕陕西烟叶高质量发展主线,以“强基础、快转型、促融合、保增收”为重点,以破解“在哪种烟”“谁来种烟”“怎么种烟”三大课题为核心,在烟叶绿色生产、规模化种植、土壤健康培育、烟草耕作制度、种植主体培育和全流程管理体系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尝试,并取得显著的成效。与会期间刘国顺教授带队到洛南烟区调研并指导试验示范区管理等工作。

    总结会上,与会代表一同观看了《转型之路》专题纪录片。烟叶产区代表谈了观摩感受,交流了感悟和思考。工业公司代表和有关专家就陕西烟叶转型升级建言献策。刘国顺教授认为烟叶高质量核心是发展高质量,以质量求发展,以效益求发展。陕西烟叶具有独特的地方,不管什么风格特色的烟叶,香气量足、油分足都是好烟叶。当前,烟草行业高质量发展根本任务就是烟农增收,烟农增收的基础是生产出高质量烟叶。围绕陕西烟叶高质量发展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挖掘和利用好当地的光温水土生态资源和自然条件,不育3月苗,不栽5月烟,不烤10月烟。香气量是晒出来的,高温强光亚适环境胁迫增香理论;二是商洛烟区典型的旱作烟区,就是雨养农业。旱作栽培技术的关键就是加深耕层,增碳保肥蓄水,深翻土壤40-50cm,重视烟草根系发育,做到育苗育根,移栽保根,田管促根。另外,强化土壤补碳,依据土壤碳氮平衡理论开展烟田碳氮调节技术研究,同时拓展烟株补碳途径,例如研制新型液态碳肥等产品,解决烟株碳氮失衡问题;三是提升高质量技术管理水平,促进烟叶生产推向现代化,通过几年时间试验示范,建立以烟为主的耕作制度,实现以烟叶经济为主要支撑的乡村经济振兴,河南农大烟草学院愿意为产区做好服务。

(文图/任天宝 殷全玉  王林虹 刘宏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