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中心快讯 > 科研动态

不同土壤质地和含水率对炭基肥料氮素矿化的影响

时间:2021-01-18  来源:  作者:河南省生物炭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摘 要:为了探究土壤特性对炭基肥料氮素矿化的影响,采用室内培养和大田小区试验,分析了炭基肥在不同土壤质地(砂质壤土、粉砂质壤土、黏土)及含水率(80%、60%、40% 田间最大持水量)条件下,氮素矿化动态变化特征。结果表明:在室内培养条件下,对于不同土壤质地,炭基肥在砂质壤土条件下矿化势最高,其次为黏土,最低的为粉砂质壤土;对于不同田间持水量,在粉砂质壤土条件下,炭基肥矿化势最高的为80%田间最大持水量(80%SMC),其次为60%SMC,最低的是 40%SMC;在砂质壤土和黏土条件下,炭基肥的矿化势均表现为 60%SMC > 80%SMC >40%SMC。培养状态下粉砂质壤土、砂质壤土、黏土条件下最大氮素有效性分别是34.12%、56.31%、41.14%,而在大田条件下,炭基肥单季氮素最大矿化率在粉砂质壤土、砂质壤土、黏土 3 种土壤质地下分别是 50.61%、32.27%、34.29%。
     氮素是满足作物生长、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营养元素,化学氮肥为全球的粮食生产做出了重要贡献。土壤含水率通过影响土壤的通气状况,使得有机肥矿化反应底物向微生物的移动,硝化、反硝化、氨化等作用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有机氮矿化反应强度。土壤质地是土壤重要的物理指标之一,土壤质地的改变往往会造成土壤系统通气状况的改变,从而影响微生物对有机氮底料的活性作用。
选取登封当地未施肥的3种质地土壤(粉砂质壤土、砂质壤土、黏土),供试炭基肥为生物质炭与有机肥复混后所得,干燥过筛后称取300g土壤与3g粉碎过筛后的炭基肥充分混匀后按田间最大持水量(SMC)的80%、60%、40%加入蒸馏水,并设对照(不加炭基肥)共18个处理3次重复。用黑色塑料膜封闭后放入培养箱内35℃条件下培养,并用恒重法保持含水率不变。各处理情况如表1,供试土壤和肥料基本理化性质见表2。
采用埋设玻璃纤维滤纸包法进行大田条件下氮素矿化试验,具体操作为:取表2中3种土壤质地样品各15 g(烘干后过60目筛)与1 g炭基肥(干样,过60 目筛)充分混合后用玻璃纤维滤纸包好装入尼龙网袋,于移栽时埋入两棵烟中间(埋入相对应土壤质地的土壤中),埋设深度为20cm,每块试验地埋设30个肥料袋。
本研究中大田试验炭基肥氮素矿化状况与培养试验有所不同,如 3种土壤质地下粉砂质壤土的矿化势最大,黏土最小,原因可能是,在大田条件下土壤处于不断的干湿交替而不是湿度恒定的状态,不断地干湿交替可能导致某些团聚体的裂解,导致微生物与矿化底物的接触变得更加频繁,从而加强了矿化,同时干湿交替过程中由于微生物活性下降,可能会导致被微生物固定部分的氮素得到释放;加上降雨等作用导致一部分氮素出现淋洗等状态,造成了氮素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