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科研进展 > 基础理论

生物炭制备技术研发

时间:2019-01-09  来源:生物炭中心  作者:佚名
研发适宜不同地区、不同作物,且具有小型化、可移动、操作简便等优势特点的先进生物炭生产制备工艺、技术和设备,以及大型、自动化、多联产技术与设备的研发。目前为止,中心已经研发了两代生物炭设备,可大面积应用推广,在实践中获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得到了广大用户的首肯,相关研发工作正在进行中。
目前为止,我们已经研发了两代炭化生产设备。第一代炭化炉是以最小化能源投入、独立运行为设计理念,结合我国国情,从实用、适用角度出发,严格控制成本,通过产学研结合研发出的新型炭化设备。该设备具有诸多优点:其一,组装、拆卸、运输方便,可显著缩短原材料与炭化点之间的距离,变秸秆运输为炭的运输,将生产模式从现行的农林废弃资源收集、储运、异地集中炭化和深加工转变为在产地就近炭化、集炭异地深加工或就地深加工,从根本上解决了原材料运输的成本问题。其二,无需能源、水源,仅依靠自燃完成炭化过程,可以在野外操作,不需要厂房、通风设备等,生产成本低。其三、炭化工艺灵活、简便,无需夜间值守,劳动力成本显著降低。同时,配套使用的净化系统不但使生产过程达到了环保标准,更实现了木醋液等液态热解产物的回收再利用。
为适应清洁生产、体面生产,提高生产效率的需要,在第一代炭化设备的基础上,研发了第二代设备。该设备为组合式、小型化、轻量化设计,继承了第一代产品工艺灵活、便于运输等优点,可由拖拉机牵引至田间地头,依靠发动机或蓄电池供电炭化。以当前能源消费价格计,日能源消耗仅4.24元,而炭化速度可提高一倍以上。
两代炭化炉的设计、研发与应用,在低成本制炭技术方面所取得的突破可有效解决秸秆等农林废弃生物质密度低、分散程度高等资源综合利用工作中面临的难题,将生产模式从现行的农林废弃生物质收集、储运、异地集中炭化和深加工转变为在产地就近炭化、集炭异地深加工或就地深加工,从根本上解决了原材料运输的成本问题,突破了生物炭产业化发展的瓶颈。该技术简便易行、投资小,而且安全环保,为其推广、普及,实现废弃物大规模高效利用奠定了基础。